macbeth剧情介绍(麦克白 故事简介)

macbeth剧情介绍是很多影迷朋友想要知道的,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macbeth剧情介绍相关的内容,感兴趣的您赶紧往下继续阅读吧!

麦克白 故事简介

一,《麦克白》故事简介:

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为国王平叛立功归来,路上遇到三个女巫。女巫对他说了一些预言和隐语:第一个女巫称呼麦克白为葛莱密斯爵士,第二个女巫称麦克白为考特爵士,第三个女巫称他为苏格兰国王;说麦克白的同僚班柯虽然不能当统治者,但他的后人会成为国王。

女巫预言后随即消失。麦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夫人的怂恿下谋杀邓肯,做了国王。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夺位,他一步步害死了邓肯的侍卫,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贵族麦克德夫的妻子和小孩。

恐惧和猜疑使麦克白心里越来越有鬼,也越来越冷酷。麦克白夫人最终精神失常而死,麦克白无一丝难过。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麦克白面对邓肯之子和他请来的英格兰援军的围攻,落得削首的下场。

二,《麦克白》创作于1606年,是莎士比亚创作后期的一部悲剧,根据古英格兰史学家拉斐尔霍林献特的《苏格兰编年史》中的古老故事改编而成。讲述了利欲熏心的国王和王后对权力的贪婪,最后被推翻的过程。

扩展资料:

麦克白 故事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钢琴家和海上钢琴师是不是一个电影?

不是同一部。

钢琴家剧情简介

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海上钢琴师简介

男主角1900(人名)的整个人生都已经是一场悲剧了。他是一个被人遗弃在蒸气船上的孤儿,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然而好人不得好报,烧炉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只有几岁大的1900又再度成为了孤儿。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从不敢离船上岸去,只因纽约无际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没有安全感。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后,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他永远地留在船上了,直到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殉船于海底。1990,这个既没有出生纪录,也没有身份证明的人,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就在人间蒸发,就如流逝了的音符一样,渺无踪影了。

都是不错的片子

钢琴家和海上钢琴师是不是一个电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分别是什么?

一、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分别是:

1、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2、莎士比亚 四大喜剧 是《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和《威尼斯商人》

二、四大悲剧简介(节选):

1、《哈姆雷特(Hamlet)》是由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

2、《奥赛罗》是其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该剧的主人公奥赛罗,是作者创造的理想人物,他勇敢忠诚,嫉恶如仇,但他误中坏人的奸计而杀害了自己的爱妻,当真相大白后,又自杀身亡。剧本深刻的揭露了极端个人主义的卑劣,依阿古是典型的邪恶形象,全剧结构紧凑、语言动人,有强烈的戏剧性。

3、《李尔王》是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故事本身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后在英国编成了许多戏剧,现存的戏剧除莎士比亚外,还有一个更早的无名氏作品,一般认为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改编此剧而创作的。而莎士比亚版则是目前世界最著名的故事版本,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

3、四大喜剧简介(节选):

1、《仲夏夜之梦》,一个如梦如幻的名字,是英国剧作家 威廉·莎士比亚青春时代最为成熟的喜剧作品,同时也是威廉·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喜剧之一,讲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此剧在世界文学史特别是戏剧史上影响巨大,后人将其改编成电影、故事、游戏、绘画等。

2、《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大约作于1596~1597年。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形象。

3、《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创作的终结。这部作品以抒情的笔调,浪漫喜剧的形式,再次讴歌了人文主义对爱情和友谊的美好理想,表现了生活之美、爱情之美。 《第十二夜》约写于1600一1602年间,1623年在书业公所登记,同年收入第一对开本中。

四、莎士比亚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莎士比亚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海瑟薇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分别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问一部外国电影

《钢琴家》

The Pianist

Focus公司2002年发行

主演:

阿德里安-布罗迪(Adrien Brody)

托马斯-克雷茨曼(Thomas Kretschmann)

弗兰克-芬利(Frank Finlay)

莫琳-李普曼(Maureen Lipman)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

类型:剧情片

分级:R(暴力)

《钢琴家》剧情介绍

2003年01月15日16:04 新浪娱乐

《钢琴家》在2002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一举夺得最高荣誉“金棕榈”大奖。本片是世界影坛传奇人物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最新力作。影片是波兰斯基极具个性化的叙述,他苦苦等待了40年才完成这个梦想,这部影片也见证了人类精神的胜利与艺术力量改变人生之间不可分割的信念。

《钢琴家》改编自英国剧作家及编剧家罗纳德-哈伍德(Ronald Harwood,曾编剧获第5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提名的《戏剧人生》“The Dresser”)撰写的二战期间波兰犹太幸存者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阿德里安-布罗迪饰,Adrien Brody)的自传。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是波兰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在纳粹战火烧到波兰之前,他还在电台进行了最后一次现场音乐会。在残酷的纳粹铁蹄下,他逃脱了被流放的命运,留在千疮百孔的华沙犹太人区(Warsaw Ghetto)。在哪里,即便是放弃了所热爱的音乐和钢琴,他还是顽强地活了下来。面对恐惧,瓦拉迪斯劳仍希望将来能发挥他音乐方面的天赋,在最意想不到的帮助之下---一位德国军官威尔姆-霍森费尔德(Wilm Hosenfeld,托马斯-克雷茨曼饰,Thomas Kretschmann)在战争的最后一段日子把他藏了起来,瓦拉迪斯劳终于迎来了自由。

本片中,阿德里安-布罗迪(曾主演《山姆的夏天》“Summer of Sam”、《细细的红线》“The Thin Red Line”)饰演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先生。演出阵容中还包括:托马斯-克雷茨曼(曾出演《刀锋战士2》“Blade II”)、弗兰克-芬利(Frank Finlay,曾出演《4个阻击手》“The Four Musketeers”)、莫琳-李普曼(Maureen Lipman,曾主演《教导丽塔》“Ecating Rita”)、伊米莉亚-福克斯(Emilia Fox,曾主演电视短剧《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埃德-斯托帕德(Ed Stoppard,曾出演《小吸血鬼》“The Little Vampire”)、朱莉娅-雷纳(Julia Rayner,曾出演《音乐情结》“Topsy-Turvy”)和新人杰西卡-凯特-迈耶(Jessica Kate Meyer)等。

罗曼-波兰斯基自己7岁时,就曾爬过铁丝网上的一个窟窿逃出了克拉考(Cracow)犹太人居住区。《钢琴家》这部影片是他40年来在波兰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多年来,罗曼-波兰斯基曾先后4次荣获奥斯卡奖提名:因执导《苔丝》(“Tess”,1979年)和《唐人街》(“Chinatown”,1974年)、改编剧本《罗斯玛丽之婴》(“Rosemary's Baby”,1968年),以及执导成名之作、外语片《水中刀》(“Knife in the Water”,1963年)而问鼎未果。他制作的其它影片包括:《厌恶》(“Repulsion”)、《麦克贝思》(“Macbeth”)、《怪房客》(“The Tenant”)、《惊狂记》(“Frantic”)和《死亡与少女》(“Death and the Maiden”)等。

剧情:本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拍摄的。主人公斯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是年轻的波兰犹太裔作曲家和钢琴家,并被公认为那个时代最有希望的新星,前途一片光明。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无情地改变了他的命运,波兰在德国的闪击战下迅速沦陷,身为犹太人的斯皮尔曼也不得不为了逃避纳粹的迫害而开始了地狱般的流亡生活。

影片《钢琴师》:战争剥夺人的一切

《钢琴家》是根据符瓦迪斯瓦夫·斯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1946年出版的回忆录改编的作品。二战德军突然入侵波兰,而作为电台钢琴师的斯皮尔曼还没来得及开始他的爱情,就被混乱的人群冲散。纳粹开始逐步剥夺犹太人的一切,安全、房屋、家庭、生命……当斯皮尔曼在一名犹奸的帮助下幸存下来时,他必须要躲藏起来,紧接着就是饥饿。死亡和饥饿的阴影时刻缠

绕的他,“饥饿让你真正清晰地了解到茨皮尔曼被剥夺了什么。很难想像饥饿会多大程度上影响人的行为,又如何超越对食物的渴望去思考。感到内心空荡荡的,看到的世界也是空荡荡的。” 波兰斯基以他对黑暗人性的深刻洞察,讲述了钢琴家在一个充满敌意和荒谬的世界中挣扎的超道德故事。

问一部外国电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不是莎士比亚创作的?

是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威廉·莎士比亚著名戏剧作品之一,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误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实为《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及《哈姆雷特》)。戏剧讲述了两位青年男女相恋,却因家族仇恨而遭不幸,最后导致两家和好的故事。戏剧在莎士比亚年代颇为流行,并与《哈姆雷特》一道成为最常上演的戏剧。今天,戏剧主角被认为是青年恋人的典型。

角色介绍

维罗纳的统治者

埃斯卡勒斯亲王:维罗纳的国王,维持蒙太古和凯普莱特家族的和平

帕里斯伯爵:亲王的亲戚,与朱丽叶订婚,最后被罗密欧在凯普莱特的祖坟杀死

莫枯修:亲王的亲戚,罗密欧的好友,一场冲突里被提伯尔杀死

凯普莱特家族

凯普莱特伯爵:卡帕莱特家族长老

凯普莱特夫人:卡帕莱特家族女长老

朱丽叶:凯普莱特的女儿,罗密欧的恋人

提伯尔:朱丽叶的表哥,被罗密欧杀死

罗萨兰:卡布雷特的侄女,戏剧前期中罗密欧的恋人

蒙太古家族

蒙太古伯爵:蒙太古家族长老

蒙太古夫人 :蒙太古家族女长老

罗密欧:蒙太古的儿子,在舞会上遇到朱丽叶,之后与其私定终身

剧情

凯普莱特和蒙太古是一座城市的两大家族,这两大家族有深刻的世仇,经常械斗。蒙太古家有个儿子叫罗密欧,17岁,品学端庄,是个大家都很喜欢的小伙子。可他喜欢上了一个不喜欢他的女孩罗萨兰,当听说罗萨兰会去凯普莱特家的宴会后,他决定潜入宴会场。所以罗密欧为了罗萨兰,而他的朋友为了让罗密欧找一个新的女孩而放弃罗萨兰,他和自己的朋友为了各自的目的戴上面具,混进了宴会场[2] 。

于是,在这次宴会上,他被凯普莱特家的独生女儿朱丽叶深深吸引住了。这天晚上,朱丽叶是宴会的主角,13岁的她美若天仙。罗密欧上前向朱丽叶表达了[3] 自己的爱慕之情,朱丽叶也对罗密欧有好感。可是,当时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真相大白之后,罗密欧仍然不能摆脱自己对朱丽叶的爱慕。他翻墙进了凯普莱特的果园,正好听见了朱丽叶在窗口情不自禁呼唤罗密欧的声音。显然,双方是一见钟情。

第二天,罗密欧去见附近修道院的神父,请代为帮忙。神父答应了罗密欧的请求,觉得这能化解两家的矛盾的一个途径。罗密欧通过朱丽叶的奶娘把朱丽叶约到了修道院,在神父的主持下结成了夫妻。这天中午,罗密欧在街上遇到了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提伯尔特要和罗密欧决斗,罗密欧不愿决斗,但他的朋友(和平主义者)觉得罗密欧没面子,于是他的朋友和提伯尔特决斗,结果被提伯尔特借机杀死。罗密欧大怒,拔剑为朋友报仇,因此提伯尔特被罗密欧杀死了。

经过多方协商,城市的统治者决定驱逐罗密欧,下令如果他敢回来就处死他。朱丽叶很伤心,她非常爱罗密欧。罗密欧不愿离开,经过神父的劝说他才同意暂时离开。这天晚上,他偷偷爬进了朱丽叶的卧室,度过了新婚之夜。第二天天一亮,罗密欧就不得不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活。罗密欧刚一离开,出身高贵的帕里斯伯爵再次前来求婚。凯普莱特非常满意,命令朱丽叶下星期四就结婚。

朱丽叶去找神父想办法,神父给了她一种药,服下去后就像死了一样,但四十二小时后就会苏醒过来。神父答应她派人叫罗密欧,会很快挖开墓穴,让她和罗密欧远走高飞。朱丽叶依计行事,在婚礼的头天晚上服了药,第二天婚礼自然就变成了葬礼。神父马上派人去通知罗密欧。可是,罗密欧在神父的送信人到来之前已经知道了错误的消息。他在半夜来到朱丽叶的墓穴旁,杀死了阻拦他的帕里斯伯爵,掘开了墓穴,他吻了一下朱丽叶之后,就掏出随身带来的毒药一饮而尽,倒在朱丽叶身旁死去。等神父赶来时,罗密欧和帕里斯已经死了。这时,朱丽叶也醒过来了。人越来越多,神父还没来得及顾及朱丽叶,就逃走了。朱丽叶见到死去的罗密欧,也不想独活人间,她没有找到毒药,就拔出罗密欧的剑刺向自己,倒在罗密欧身上死去。两家的父母都来了,神父向他们讲述了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失去儿女之后,两家的父母才清醒过来,可是已经晚了。从此,两家消除积怨,并在城中为罗密欧和朱丽叶各铸了一座金像。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不是莎士比亚创作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